繼財政部公開5年用10兆元地方政府債券置換隱性債務計畫後,市場十分關注這項發債工作進展情況,事實上這項工作早已展開,近期迎來第二波發債高峰。
在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會上,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介紹化債組合拳時,明確從2024年開始,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,補充政府基金財力,專門用於化債,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兆元。另外,2024年至2026年每年發行2兆元地方政府再融資專案債券,總計6兆元支持地方用於置換各類隱性債務。
依照上述「4+6」共10兆元發債計劃,光是今年中國地方將發行8,000億元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及2兆元地方政府再融資專款債券,總計2.8兆元地方政府債券來置換隱性債務,實現展期降息,進而大幅減輕地方政府當期化解隱性債務風險(化債)壓力,並騰出資金、精力促進經濟成長、改善民生。
那麼10兆元化債政策中,今年2.8兆元地方政府債券置換隱性債務進度如何?
今年6月19日以來,河南、遼寧等至少26個省份相繼發行了特殊新增專項債券,用於存量項目等,被市場認為是用於置換隱性債務,目前這一規模超過8,400億元。這意味著今年8,000億元新增專案債置換隱性債務早已落地,且發債接近尾聲。
有地方財政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,8,000億元地方新增專案債置換隱性債務早已啟動,正是市場上述關注的特殊新增專款債券。
隨著上述新增6兆元地方債務限額置換隱性債務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,財政部公開表示,部分省份已經啟動發行工作,加速政策落實。
根據中國債券資訊網,11月12日以來,河南、江蘇、青島、大連、貴州已披露超2,200多億元再融資專款債券發行計劃,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。例如,青島計劃發行142億元再融資專款債券置換隱性債務,第一財經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,這正是此次6兆元置換隱性債務額度的一部分。
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,部分省份啟動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置換隱性債務計劃,按照發債計劃,其中2萬億元將集中在今年11月和12月發行。
不難預測,一波2兆元地方政府再融資專款債券發行高潮將要來臨。
对于化债组合拳的影响,此前蓝佛安公开表示,这解决地方“燃眉之急”,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、减少利息支出。这次置换,近三年密集安排8.4万亿元,显著降低了近几年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规模,让地方卸下包袱、轻装上阵。同时,由于法定债务利率大大低于隐性债务利率,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。我们估算,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。另外化债还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,增强发展动能。